《泊秦淮》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9篇)
《泊秦淮》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这里是编辑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泊秦淮》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9篇)。
同学聚会发言稿 篇一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是96届电会3班的xxx,生活的沉淀,时光的流逝,使我激情犹在。然而,当我们从母校毕业x年后的今天,当我又重新回到了美丽的校园、回到了熟悉的教室、回到了温暖的集体,看到了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的时候,我不禁热泪盈眶。看着眼前这灿烂的笑,看着同学间随意的情,我还真以为回到了x年前,那时的情,那时的景历历在目,忘不了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纯真友情,忘不了教室里的渴求的眼神,也忘不了同学间无忧无虑的嘻戏搞笑,也忘不了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影。忘不了xxx(xxx)。忘不了我们班的老班长xxx、体育委员xxx、学习委员xxx、团支部*xxx。忘不了我班的老大哥xxx。忘不了我班的老大姐xxx。忘不了同桌的你xxx,实际上更忘不了我班的每一位同学。三年的生活和学习我们结下的深厚友谊。光阴如箭,一别就是x年,在此让我向在坐的老师致敬,并道一声:“敬爱的老师,谢谢您们的培养,您们辛苦了。”并对与我相别x年的同学说一声:“我爱你们,让我们共同回忆那段美好的时光”。
记得x年前,我们96届电会3班的同学带着理想,告别母校,走向工作岗位。回首往事,恍惚就在昨天,我们已告别或即将告别激情的青年,开始步入或即将步入成熟的壮年,岁月把每个人脸上写满了创业的沧桑,但我们每位同学往日的风采依然显现在每个人身上。我们虽然年轻,但多了份责任和成熟,但是我认为大家依然风采依旧,依然充满着向上的力量。岁月的无情可以带走我们年幼的容颜,但永远带不走我们彼此的感情,我们情谊永远长青。希望我们过去年轻,现在年轻,将来依然年轻!
x年了,说它长吗?不长,它就这样从我们的眼前悄悄滑过。x年了,你能说它短吗,不短了,多少风雨坎坷,多少艰辛汗水,它奠定了我们的人生,我们现在已经成为了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力量和骨干分子。但10年来经历的甜酸苦辣,只有每个人自己知道,但我可以自豪地向各位老师汇报,我们96届电会3班的同学都坚强地走过来了,没有倒下,我们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同学的寄托,我们茁壮的成长起来了。
x年的岁月不算短暂,唯一不变的是同窗三年结下的情谊。为了重温青春岁月,今天大家放下手头的事务,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来,共叙分别意、畅谈阔别情。那三年发生的故事,沉淀了二x年,依然让人感动,值得我们用心去体验,用一生去回忆、去收藏。以往的一切,无论是对还是错甚至是荒唐,现在想起来都是那么的美好、亲切。这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财富,足以让我们一生去倍加珍惜。
x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创造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体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在经历了世事的浮浮沉沉之后,才发觉:让我们最难以忘怀割舍不掉的依旧是那份浓浓的同学情。尽管由于通讯地址的变化,我们曾经无法联系;由于工作的忙碌,我们疏于联络,可我们的友谊没变,我们彼此的思念在日益加深,互相间默默的祝福从未间断。友谊不曾因岁月的流逝、境遇的变迁而退色、而淡漠。这份情谊如同一首深情的歌,悠远而回味无穷。
今天的聚会,圆了始终萦绕在我们心中的梦。为此,我感谢筹备组人员的精心**和策划,他们的辛勤努力为大家互相倾诉思念和交流人生感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让我们报之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老师们和同学们搁下手头俗务前来参加我们x年一遇的盛会!我相信:这次x周年的同学会一定会给我们今后的人生记忆抹上浓重而精彩的一笔。
今天的聚会,今天的言谈欢笑,都将成为美好的回忆。但愿10年后,做为爸爸妈妈辈的我们,能重新相会,我期盼着10年后再聚首!
最后我用一段话来结束我的发言:“这是最好的时期,也是最坏的时期;这是合作的时代,也是竞争的时代;这是信任的年代,也是怀疑的年代。;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希望的冬天;我们的前途无量,同时又感到希望渺茫;我们一起奔向明天的太阳,我们走向各自的方向。
泊秦淮 篇二例如,在教读杜甫《春望》一诗时,我引导学理解诗人在首联和颔联中创设的意境。首先找出意象:破败的国都(国破或城)、茂盛的草木(草木深)、(www.1mi.net)带露的花(花溅泪)、心惊的鸟(鸟惊心)。然后引导学生一起利用想象和联想,把以上意象连接在一起,组合成一幅画面。从而理解画面透露出的气氛,进而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最后总结为:作者描绘了一座破败的都城,城中荒草蔓生,就连花鸟看到如此破败的景象,都为之落泪、为之惊心。整个画面显得荒凉破败,抒发了诗人的亡国之悲、亡国之痛(具备“黍离之悲”)。再结合诗的后两联以及其他表现手法、时代背景等,就很容易理解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理解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亲人离散音信不通的同情。理解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深地忧虑。
仿照以上方式,欣赏杜牧的诗《泊秦淮》。
依然先找出诗中的意象:主要的意象有江上的轻雾(烟)、秦淮河的清水(寒水)、天上的冷月、河畔的沙滩。作者连用两个“笼”字,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淡淡的水雾在秦淮河上弥漫升腾,清冷的月光照射在岸边的沙滩上。这是一幅朦胧冷清空寂的水色夜景图,烘托渲染了迷蒙失落气氛。
金陵是六朝古都,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一直是权贵富豪游宴取乐之地、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昔日的繁华可见一斑。而今如此空旷冷寂,唯有秦淮明月,尚不知疲倦,依旧清辉泻地。繁华不再,今不如昔的感慨油然而生。作者看到大唐王朝日渐衰微,江河月下,苟延残喘。作者即景生情。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抒写亡国思,亡国之痛。
这两首诗的赏析,我们都是从意象、意境入手,特别是意境中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学生欣赏诗歌时就会有法可依。这样可以说是对以前的诗歌鉴赏的学习是一次总结和升华;更为以后进一步提高诗歌鉴赏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此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推广的。
即时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泊秦淮范文 篇三杜牧 〔唐代〕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迷离的月色下,轻烟笼罩寒水、白沙,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
卖唱为生的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然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2、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
王士祯 〔清代〕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译文:一年多来那停泊秣陵画舫行舟让人想念,秦淮水上阁楼让人魂牵梦绕。
整个大地都笼罩在多日的细雨微风中,浓艳的春景在我眼中却似残秋哀景。
3、秦淮杂诗·其八
王士祯 〔清代〕
新歌细字写冰纨,小部君王带笑看。
千载秦淮呜咽水,不应仍恨孔都官。
译文:阮大铖用小字把新歌恭录素绢上,福王带着微笑观赏精彩的歌舞。
千百年来秦淮河流淌着呜咽的流水,不应再恨孔范还有人比他更突出。
4、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李煜 〔五代〕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译文:往事只令人徒增哀叹,无论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都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门前的珠帘,任凭它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淹没在野草之中。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秋月澄明。回想那精美辉煌的楼宇宫殿,如今是人去楼空,只有那楼影,空映在秦淮河的河水中。
5、人月圆·甘露怀古
徐再思 〔元代〕
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
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
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
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
泊秦淮范文 篇四《泊秦淮》,作者:杜牧 。
全诗为: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创作背景: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就是作于此时。
译文: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船家。歌女不知道亡国的遗恨,在秦淮河对岸的
(来源:文章屋网 )
泊秦淮范文 篇五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世代簪缨之族。高祖杜崇悫、曾祖杜希望均为一代名臣,祖父杜佑任顺宗、宪宗两朝宰相,封岐国公,又是撰写了《通典》这一历史著作的史学家。杜牧的父亲杜从郁虽然早逝,也曾官至驾部员外郎。生长在如此高门大族、官宦人家,有的人会成为百无一用的纨绔子弟,如同今日横行霸道令人侧目的“官×代”或“富×代”,但杜牧年轻时即继承家学,博览群书,发扬家风。他胸怀大志,不仅具有出色的文才和诗才,而且于“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尤为留意,还曾重新注释《孙子兵法》十三篇。大和二年(828)杜牧进士及第,又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以后历经仕宦,任黄州、池州、睦州、湖州等外郡刺史,最后官居中书舍人。杜牧虽具政治家与军事家的宏才伟抱,却郁郁不得志――在旷日持久的牛(牛僧孺)李(李德裕)党争中,他屡受权相李德裕的排挤,加之他任性率真,热情豪放,本质上不是一个政客而是一位诗人。
杜牧为晚唐大家,诗、赋、古文均系一时之选,书画亦精。其手书《张好好诗》现存故宫博物院。其名作《阿房宫赋》写于他刚过弱冠未中进士以前,史识与文采齐飞也齐辉,当时就轰传人口,今日仍让人百读不厌。其写诗,崇尚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众体皆擅,诗风豪迈高华,英爽俊拔,与李商隐齐名,日寸称“李杜”。为与前贤杜甫区别,人亦称之为“小杜”。今日之读者特别是年轻人,大都只知道他的那些风流浪漫之作,如《赠别》之“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如《寄扬州韩绰判官》之“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但这些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他的更多的诗作,介入时代,反思历史,针砭现实,表现了世风日下中古代优秀读书人的道义与胆略,显示了在藩镇割据、外侮频繁中维护国家一统的正义立场与坚定信念。他晚年曾将自己的许多诗文付之一炬,今日存留的只占当时的十之二三,由其外甥裴延翰手编为《樊川文集》二十卷,从这些焚后余灰中,我们仍可读到一位忧国忧民文采飞扬的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采。”人所熟知的《过华清宫》不就是反思与针砭的诗证与实证吗?
杜牧的《泊秦淮》一诗,自被选入蘅塘退士孙洙所编的《唐诗三百首》之后,便成了该著名选本最著名的诗篇之一,以后层见迭出的名家选本都不敢将它遗忘。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武宗李炎会昌六年(846)。当日寸杜牧由池州刺史转任性州刺史,秋冬之际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泊舟秦淮而赋此名篇。
泊秦淮 篇六关键词: 南京文化 南京作家群 夜泊秦淮 叶兆言 苏童
地域文化向来对于文学创作具有很大的作用。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须注意与养育他的那方土地和人群融合、拥抱,并以不断超越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加以反思、升华,这样才有可能找到艺术上的自我,写出优秀的作品。叶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正是一部地域色调极为浓郁的文化小说,从这部系列小说中可看出南京文化在叶兆言小说创作中的投影,以及作家对于故城发自骨子里的爱。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了神采各异的民风民俗,不同的民风导致了不同的文风。纵观南京作家群,可发现有将南京作为自己创作沃土及情感出处的苏童、韩东等人,他们和叶兆言共同致力于发掘南京这座处于南北夹缝中的古城灵魂深处的怀旧感伤,创作出具有浓厚地域色调的“秦淮风情”小说。
地处吴头楚尾的南京“正在南北文化的交汇处,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经常不是采取文化交流的方式,而是以政治高压的方式进行……南京人的‘兼收并蓄’就是这样被迫完成的”[1]。历朝历代的金陵城也盘桓过帝王气象,但终究难以善始善终,只能落一个偏安一隅的半壁江山。有人曾这样夸张地说,南京是被坟墓包围着。作为一座衰落的故都,布满了各种先人之碑是很自然的习惯,对历史和死亡的敏感就不奇怪了。南京的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虎踞龙蟠与金陵脂粉,大江东去与秦淮风月,孙楚楼边武定桥旁乌衣巷中那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王谢燕子,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发散出衰废感伤的美学意味。
故都六朝的文化内蕴造就了南京人“亲切、贴熨、温厚、惆怅、凄凉”,既有忧患人生的沉郁顿挫,又有超越人生的疏放旷达的品性[2]。曾经的烟雨楼台决定了南京的文化气息是渗透到骨子里的,南京这地方哪朝哪代都可以写一部《儒林外史》。《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里有一段妙文:日色西斜,杜慎卿和一班文人坐在那里追古抚今。只见两个挑粪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着那一个的肩头说:“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杜慎卿笑道:“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点都不差。”[3]
转眼今朝,中国当代城市文明的焦点落于京沪对峙的“双城记”,京沪之间由来已久的相轻,在当代文化生活中习以为常。南京既有传统,又不固守陋习,既有文化,又不迂腐,既迎新,又不厌旧[4]。历史和现实不曾赋予南京人优越感。就如叶兆言所说:“国际化大都市这样的字眼,让北京和上海去享受吧,南京将成为一个优美典雅的城市,这个城市以人的舒适和温馨为第一位。”
南方,江河浩荡,水流不歇,生生不息。水边,才子如云。苏侬软语地长大的苏童与韩东,都曾到水土很硬的北地求学,叶兆言也在北京生活过很长时间。北方之行不仅拓宽了他们的文化视野,而且赋予了他们在江南古城所难以获得的容纳诸物的宽阔胸怀,使他们免遭了限于一隅而沾沾自喜的覆辙。不过,他们最后都没有在北方停泊,在北京和苏州之间,他们选择了既有繁华旧梦又是六朝故都的南京[5]。何时归看秦淮月?芒鞋破钵无人识。当这些江南才子体味了北地的雄奇与荒芜之后,再回到那山温水暖的秦淮河边,对于故土一定会有重新的领悟。
夕阳下的金陵古城一定曾无数次地打动过叶兆言、苏童,悠悠六朝古迹,再加上近现代历史风雨的轮番涂抹,静默的南京城使他们的灵魂不得安生。落日楼头,断鸿声里,他们辨识遗痕,独上高楼拍遍阑杆。比如叶兆言,他渊博的历史底蕴和多面手的才情使他能够轻松地游荡在故事和哲思之间,时而绚烂妖冶,时而平实淡泊,他让看客在历史背后唏嘘动情,又让读者在现实面前黯然无语。比如苏童,用一支颓靡婉约的生花笔写尽了幻想中的南方小镇河边人家,写尽了编织出的香椿街上的青春往事过眼云烟,写尽了堕落阴郁的疏离之地[6]。昔日帝王的风水宝地,一个永远被挤压为边缘的废都,在繁华落尽无语沧桑的回忆抚摸下,却成为一块最宜生长文学的沃土。
叶兆言与苏童提供了南京写作的典型文本。叶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小说以写淡泊功名的穷酸名士生活著称;苏童的《妻妾成群》、《红粉》、《米》等小说则以安于底层的风尘女子的故事令人称奇。这两类旧时代象征着某种颓废文化的人构成一组相得益彰的意象,让我们联想起往日秦淮河的文化风情。“名士”与“”这组交融、相映成趣的意象,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南京地域文化的某些历史性的气质。叶兆言、苏童显然抓住了其中一端,企图寻求其间的文化意味,并且使“名士”与“”构成写作的主题人物基础[7]。桃花扇底看前朝,风流不忘爱国,是秦淮河桨声灯影中的重要旋律。自宋朝南迁,纠结遗民情节和怀旧情绪,醉生梦死造成亡国,亡了国,更加醉生梦死,这真是南京文化的死结[8]。读叶兆言等人的小说,能感受到一种莫名的颓唐感伤情绪所带出的悲凉情调,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小说气派。他们无意表现历史的波澜壮阔,而是潜心到家庭或家族之中寻找历史散落的碎片。南京人的性格、好恶、习惯,故都历史在南京人的集体无意识中留下的痕迹,都在他们的作品中有着细腻的展现,活画出南京人作为一个群体的精神和灵魂。
叶兆言说“夜泊秦淮”系列所写的“都是老掉牙的故事”。在成书的四篇小说中,取材都是“历史”的,是民国间的人事。《状元境》故事发生在民国初期,《十字铺》是北伐战争时期之事,《追月楼》叙述了抗战中的人事,《半边营》也发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后。我们阅读时,除了可以看到叶兆言对于南京地域文化生态的独到开掘和展示外,还能看到作为一个从小就受着南京文化熏陶的本土作家,地域文化对其创作成因的深刻影响。叶兆言深谙这座古都的历史掌故与世态人心,南京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深层次上造就和决定了他的特定文化品格的生成和发展。“夜泊秦淮”系列中对秦淮河两岸风土人情的细腻描绘,小说中人物从生活环境(包括饮食、居住、街道、服饰、酒菜等)直至心理活动,就像是经过文化研究的浸泡熏陶一样,全都散发出古都的浓郁风情。他的文学语言的平和冲淡,描绘各种人生的分寸感,也使人领略了典雅醇厚而灵气盎然的南京文学味。
苏童将时间的浮标固定在“1934年”这样莫名其妙的年头,从“罂粟之家”到妇女生活,都企图在颓败的历史碎屑中找某种慰藉。虽然并不出现金陵和秦淮的明确背景,但破败的家族景象,和着江南古城颓圮腐烂的气息,梅雨青苔的气息,脂粉与女体的混合气味,隐约透现出一股故都的衰废暮沉之气。苏童已在无意识中被遗民情结和怀旧情绪纠缠,小说中流露着倦说前尘的慵懒与欲深究历史的冲动。颂莲(《妻妾成群》)、秋仪(《红粉》)、绮云(《米》)等一系列性格各异却天生丽质的女性形象,无一不是流离时世里的风尘女子。在盛衰浮沉的历史河床上,她们难逃“红颜薄命”的劫数,流露了作者难以自遣的悲悯苍生的情怀。于是白马非马的古老命题在苏童小说里逐渐浮凸,梦想中的人穿越人所有的年纪,所有历史横断面,没有衰老,绵绵无尽。正如本雅明的发现,艺术中对历史颓败的再现,是撕开黑幕敞亮本真,打开隐蔽的悲剧世界寓言的关键所在[9]。
韩东的写作标志南京写作的变格。他以诗名世,后专攻小说。韩东试图使南京写作摆脱伤感自卑的心理怪圈,他不打算把艺术触觉扎根于颓败历史文化里沉潜把玩,在创作上更多一些我行我素的坦然,渴求一种最大限度的返璞归真。斜阳中的南京,远离历史,远离现实,像座被遗忘的孤岛,这便是韩东小说的境界[10]。正如他在《前湖饭局》篇首引用的那节诗:“在丁市,生活在朋友们中间/免于经济动物的伤害/没有足以儆戒他人的奋斗史/我只是来玩乐”,说得多轻松,“我只是来玩乐”。但这是对南京存在方式与心理结构的理直气壮的正名和认同,南京不必为自己的位卑仍自行其乐的活法而自惭形秽,南京人的这种活法由来已久,既是文人的又是民间的。叶兆言在《一九三七年的爱情》里认为南京城里有一副对联最能概括南京人的心态,上联是“近夫子之居,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下联是“傍秦淮左岸,与花长好,与月同圆”。
南京可以怀旧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南京的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南京文化对南京作家群的创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忆旧的感伤与遗民心态深深植根于南京作家创作血脉中,从一笔一触间不经意便流露,这是其他区域写作不曾有的现象。相对京沪文化,南京写作只能扮演闲坐说玄宗的宫女,不具有话语霸权的中心意义。这样的边缘处境,强化了南京写作一贯的顾影自怜,因此保存了许多江南历史人文幽怨幽雅的古典意味。叶兆言说:“南京的作家最大的优势是都很勤奋,虽然没写出什么大作品来,但是老老实实地都在写。文章是写出来的,对于作家来说,还有什么比写更重要。”南京写作向人不断昭示,南京的命运是怀旧,而南京作家也意识到自己的命运是写作。
参考文献:
[1]徐兆淮。薛冰和他的金陵文化小说漫论。小说评论(西安),1992(6).
[2]戎东贵。新时期江苏文学个性初探。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88(1).
[3]叶兆言。闲话南京男人。选自散文集《闲话三种》.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4,第一版。
[4]叶兆言。闲话南京的外地人。选自散文集《闲话三种》.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4,第一版。
[5]王干。叶兆言苏童异同论。上海文学,1992(8).
[6]顾小白。河边的错误。
[7]木弓。感伤的秦淮河派小说。关于江苏作家群的笔谈。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2(6).
[8]叶兆言。旧影秦淮。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2,第一版。
泊秦淮 篇七一在我的印象中,近年来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总是引起人们的巨大争议,有的叫座不叫好,如《英雄》、《十面埋伏》;有的叫好不叫座,如《千里走单骑》。2011年12月16日首映的《金陵十三钗》却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影片不但得到了影评专家的激赏,同时也得到了普通观众的肯定与支持,这对于导演张艺谋来说,的确不易。电影上映后,很快刷新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票房纪录,电影取得的巨大成功引起了中外主流媒体的关注,它们纷纷报道电影的首映式以及最新的票房情况。在我看来,导演张艺谋在这部电影中找回了自我,他回到了他最擅长的领域之中,表现复杂的人性,挖掘普通人心中潜藏的良知与善意,表现在危机到来时人类良知的迸发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力量。当张艺谋导演不再单纯追求商业利润的时候,他却获得了商业利润与观众口碑的双赢。 当然,作为表现南京大屠杀的一部电影,电影《金陵十三钗》也必须反映这一历史事件,影片通过剧中人物孟书娟的眼睛真实地再现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给国人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给后人带来的巨大心理阴影。那年书娟只有十四岁,她清晰地记得,那一天是1937年12月13日,在日军轰炸了20多天后,南京陷落了,那一天,许多人都在跑,好像永远也跑不出那场大雾;她所看到的是灰蒙蒙的一片,街道上全是肢体不全的尸体,到处是奔跑的人们,遍地是烧杀抢掠的日本兵。20多天的轰炸把风光旖旎的南京城变成一个灰蒙蒙的世界,这既是惨遭屠城后的南京城的真实再现,也是战争给亲身经历的鲜活个体留下的心理阴影。影片通过书娟的眼睛展现了遭受日军蹂躏后的南京城,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拉近了观众与剧中人的距离感。 发生于半个多世纪之前的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的集中体现,它时时刻刻地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南京市民所遭受的苦难成为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即使我们努力地忘却它,却始终难以将其抹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书写从来没有停止过,《屠城血证》、《清凉寺的钟声》正面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犯下的残暴罪行,纪录片《南京》从一个目击者的第三方立场讲述南京大屠杀的过程,《南京南京》从一个日本士兵的视角书写南京大屠杀给国人带来的灾难,《拉贝日记》通过德国人拉贝的眼睛完成了历史记忆。张艺谋导演另辟蹊径,他从一个教会女学生孟书娟的视角完成了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书写,以书娟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叙述故事,写出了事件给叙述者带来的惊恐及给她造成的心理阴影,同时表现了叙述者对自己当年一些不当行为的反思。“思考历史书写的方法之一就是从如何界定并赋予主体以意义这一角度入手。”[1](P236)电影《金陵十三钗》以十三位金陵名妓为主体形象对历史进行重新想象与书写,这种书写折射了创作主体的价值认同、道德判断,导演张艺谋通过对“金陵十三钗”的塑造刻画了风尘女子在危机时刻的表现,挖掘她们人性中的良知与善意。 秦淮女子虽然出卖自己的肉体,但依然保有自己的灵魂;她们表面上堕落,但依然保持了人性的良知与善意,这或许是导演张艺谋对人性的理解与探索。 二在中外文学史上,书写战争与的作品不可胜数,有的作品是谴责们的醉生梦死、纸醉金迷,如杜牧的《泊秦淮》;有的是揭露战争给带来的伤害,如莫泊桑的《羊脂球》;有的是歌颂的高尚人格与献身精神,如孔尚任的《桃花扇》、夏衍的《赛金花》。这一群体虽然处于社会的边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以出卖肉体为生,这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在一般人的眼里,她们不愿意劳动,靠出卖自己的肉体为生;为了生意,她们要引诱男人,因而她们毫无廉耻、堕落,我们可以把最污浊、恶毒的话语置于她们的头上。其实如果考察她们的沦落风尘之路,我们当能发现我们对她们的残酷无情。既然我们给予她们的很少,当国家有难时,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来谴责她们的冷漠与醉生梦死呢?张艺谋在电影《金陵十三钗》表现了她们人性中闪光的一面,表现了她们灵魂的高尚,讴歌了她们的献身精神。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很简单,就是叙述处于社会边缘的一群秦淮女子替教会女学生赴日本军营“唱歌”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南京被日军占领后的一座美国人的教堂中,一群为了躲避日军的追捕,逃进了教堂;日军在搜捕时发现了这个教堂中的女学生,日军让女学生去为他们的庆祝活动而“唱歌”,逃进教堂中的十二个在约翰的帮助下化装成女学生走进日军军营;最终,十三个女学生在约翰的帮助下逃离了南京。故事本身并不新奇,在当时的南京可能每天都要上演。 这十三名女学生年龄大都十三四岁,正是对人生充满着幻想、憧憬的年龄,她们的遭遇无疑会牵动每个人的神经,教堂神父在临死之际嘱托乔治要保护好女学生;在生死攸关时刻,秦淮女子敢于担当,义无反顾地代替这十三位女学生走向了日军军营。秦淮女子本来一心想依靠约翰逃出南京,可是突如其来的变故打消了她们的计划,她们虽然明知她们这一去是九死一生,她们还是踏进了日军的军营。她们保护的是她们心中最神圣的东西,他们守护的是人性中的良知。如果女学生遭到了侵害,不仅仅是她们的身体遭到了侵害,更是人们的良知遭到了侮辱,无疑,女学生在这里获得了一种形而上的意义,女学生象征了世界上的最美好事物。“身体既是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对象,也是民族国家自身的隐喻。”[2](P3) 秦淮女子为保护女学生而献身,也隐喻了她们为她们的祖国而献身,她们虽然沦落风尘,但她们却有一颗高尚的心灵。 更为可贵的是电影还表现了秦淮女子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写出了她们人性的复杂,叙述了她们人性转变的轨迹。在故事的开端,狼狈不堪的秦淮女子为了逃命来到教堂,乔治不给秦淮女子开门,让她们去安全区,秦淮女子便越墙而入,并占领了教堂地窖,仅用了一个上午,便把秦淮河带到了地窖,把地窖弄得又脏又乱。这时,她们没有意识到危险,她们和约翰调情,说着不堪入耳的粗话,难怪女学生在心里骂她们“不要脸”。在女学生的眼里,她们衣衫不整、放荡不堪而且肮脏甚至蛮横,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优雅。在纯洁的女学生看来,她们的到来是对教堂的玷污,秦淮女子与教堂女学生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在上厕所的时候,她们爆发了激烈的语言与肢体冲突。影片细致描绘了当危险来临时她们的惊恐、慌乱与躲避,也没有回避她们多年风尘生活形成的放荡与泼辣,当然也写出她们心中的善意与良知。当日本兵进来抢掠女学生时,秦淮女人给女学生打开了地窖;豆蔻深情地照顾受伤的小兵,甚至为了满足小兵的心愿在拿回琵琶时遭到不测。巨大的危险唤醒了沉睡于她们心中的良知与善意,这是她们转变的基础,而其他人对她们释放的善意是她们转变的动力。影片表现了其他人内心的良知与善意,当女学生面临日军的抢掠时,为了不造成更大的牺牲,她们去了阁楼引开了日本兵。当一个在追小猫时暴露了自己,被急中生智的女学生巧言救下。李教官为了掩护女学生,不顾生命安危冲出教堂拉响导火线,最后光荣牺牲。教堂小工乔治发现“唱歌”的人数不够时,毅然让约翰把自己化妆成女学生。男主人公约翰本来是一个殡葬师,他是以一个玩世不恭的形象出现的,酗酒好色,见钱眼开,看到日军的兽行意识到了事态的严峻,想逃脱已经来不及,只好挤在人堆里逃命;日军女学生的兽行激起了他心中的良知、英雄意识与正义感,他终于站起来,斥责毫无人性的日本兵;当日本军官长谷川提出无理要求时,他不顾安危奋力抗争;心中的良知使他面对离去的同伴说“不”,他这个假神父开始担负起真神父的责任——保护、拯救拥戴他的众人,于是在他的带领下,众人演出一出“掉包”的义举。当巨大的危险到来之时,潜藏于人们心中的良知与善意迸发了出来。这些善意冲击了人们心中预设的价值判断,改变了她们在彼此心中的形象,同时也成为推动彼此转变的动力。张艺谋善于挖掘、表现普通人人性中良知与善意的巨大力量,只要人们心存良知,在危机到来时,普通人也会成长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