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优秀11篇)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史诗巨制《觉醒年代》在央视开播,看完久久不能平静。通过剧集,让我近距离的看到了他们本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是可爱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理的《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优秀11篇),欢迎参考。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一看完这部剧,感触很深。不妨先从一位个性十足的人物说起—辜鸿铭。
辜鸿铭在蔡元培接手北大校长职位时,为学校作出的一系列改革,都表现出了一位老派学者对新文学的不屑和贬低,形象地演绎了新旧文学在当时社会的真实场景。而剧中角色的演绎也是非常好,剧中的辜鸿铭是有很多“毛病”的,出门跟两个佣人,一个端茶,一个伺候吸烟,动作浮夸,派头十足,俨然一个清朝贝勒爷的排场,令人反感。这让我自然而然地觉得,他就是那种腐朽的老派学者代表。
然而当我进一步探寻他的身世,我发现他从小在国外长大,是个混血儿,一直受到非常良好的西方教育,这一发现让我大跌眼镜,开始探寻一个从小受着西方文化耳濡目染的人是如何走上了一条坚定的、甚至看起来有些固执地捍卫古老的中国传统的道路。
我想:也许是辜鸿铭从小对西方的了解比当时绝大多数国人深刻,反而让他能够认清中西文化都有各自的优劣。而不是像所谓勇敢的革新者,一味地贬低中华文化,崇尚西方思想。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人们都诟病中国妇女缠足,可是有没有想过欧洲人也束腰,戴夸张的假发;人们都批判腐朽的清廷,可是有没有想过欧洲大大小小的皇室能好到哪儿去?很多人都告诉我们,说中国人比不过外国人,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太腐朽,科技从来不是根本问题,甚至历史教科书也是这样写道。但当我跟随辜鸿铭去探究,发现是不是有这样一种可能:当时的国人是把科技上的落后一味地归结到了文化的错误上。我不否认,辜鸿铭也没有否认,中华五千年以来的许多传统是有其缺点和局限,然而因为科技上比不过人家,就一味地抨击自己的文化,而把外来的文化捧上神坛,这样的行为真的对吗?是的,那时的中国需要一群开眼看世界的人,我们是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但是我们不能就此丢了自己的根本。我最敬佩辜鸿铭的一点,是他在当时贬低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流中能够保持自己的认识。且不论对错,这样的行为本身就已经难能可贵。
在学术的对抗中,辜鸿铭始终抱着一颗学者的心态,又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鲜明。我想:每个时代都会需要不同的视角,可能是放眼西方、学习他人,也可能是回归本我,追溯传统,但不论哪个时代都需要辜鸿铭这样的人,不问众人所云,只问本心,始终保持学者的冷静与客观。
想想我为什么那么喜欢辜鸿铭呢?应当在于,他那倔强但坚定的个性,更在于,他那始终如一的学者信念,也是因此,才能做到思想的独立,冷静。
人们说知识分子们总是自命清高,可是辜鸿铭的那份“清高”,不知道是做给自己看,还是别人看的“排场”,偏偏为我所爱。
觉醒年代观后感1100字大学生 篇二这是一部青年们看完也许都想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的电视剧。剧中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站在长城上,高声朗读李大钊的《青春》“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这个画面令人难忘,那种气势磅礴,慷慨激昂,挥斥方遒的热血场面不由让我感受到青春的力量扑面而来,让我看到东亚雄狮正在觉醒。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在一群年龄最大仅27岁的青年努力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的伟大政党——共产党,诞生了。他们的青春拥有坚定而又执着的信念;他们的青春包含激情和热血;他们的青春义无反顾、舍生忘死。
其中最令人难忘的一幕: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在父亲陈独秀目送二人远赴法国勤工俭学,他们目光坚定,面带微笑的走向前方,父亲的眼光泛着泪光。随之镜头一转,水泥大道变成坑坑洼洼的血路,皮鞋变成赤脚,轻快的步伐变成被脚拷拖住沉重的脚步,干净整齐的大衣变成破烂不堪的囚服。然而不变的是他们坚定的目光,始终上扬的嘴角,他们义无反顾走向刑场,不畏艰难,尽心尽力为党的事业奔走,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牺牲仅到30岁。在这里借用豆瓣里的评论“所有的国民粉都应该看看民国不是才子佳人公子小姐的花前月下醉生梦死而是哀鸿遍野饿殍累累易子而食的乱世”。
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如今,新时代青年接力前行,用自己的力量展现对党和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如黄文秀北师大硕士毕业后回乡工作,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多时间,她帮村里引进了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协调建起垃圾池;还有秦玥飞到衡山县贺家乡任大学生村官,为当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统,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建现代化敬老院……
该剧的整个剧情展现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觉醒年代的百态人生。每一集都让我们感动,每一个历史人物都那么鲜活,里面有好多经典语录,值得摘抄,里面好多演讲放到现在都是很鼓舞大家的。最喜欢润之先生说的那句“在浮躁时代只有自律的人才才可以脱颖而出,成就大事”。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优秀11篇)
先辈们,很想告诉你们,如今的幸福生活,如各位所愿,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了。任何困难面前都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中国人,抗疫的胜利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最可爱的人。
觉醒年代观后感1200字大学生 篇三《觉醒年代》是我在寒假看的一部剧,让人感慨万分,特别是一些文人,比如,李大钊、鲁迅、蔡元培、陈独秀等等。《觉醒年代》无疑是给观众带来一场极其盛大的“历史盛宴”,清晰勾勒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风貌,展现出了那个时代文人们不畏牺牲,追求真理,令人欣佩不已!
这部剧主要叙述了李大钊、陈独秀和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别以及周恩来、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和赵世炎等青年追求真理的故事。
在剧头,我们了解到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空前惨烈的第二年,趁德国在欧洲战场分身乏术,日本加紧了在中国的扩张。在此前后,自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等被迫流亡海外,资产阶级革命派无力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中国依然没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地步,军阀混乱、倒行逆施、民众蒙昧、思想混乱的社会乱象。将出路问题再一次摆在中国人面前。
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一群有志之士奋起抗战。陈独秀同志认为中国有出路而不是老路。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人在混沌中上下求索,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着手摸索思想启蒙,力求唤醒民众救亡图存,在探索的道路上,他们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达成了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共识。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他们开始接触、学习、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渐从思想启蒙转向革命行动,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看完这部剧,作 我们应以青春奋斗圆青春梦想。
青春梦想和青春奋斗是一个青年的“精气神”所在。青春,因梦想而绚丽多彩;青春,因奋斗而动人心弦。回首1919年那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是千万青年救亡图存、振兴民族的青春梦想聚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是千万青年不畏祸难、不畏艰险的青年奋斗掀起当代中国飞速发展进步的时代浪潮。站在新时代的青年,正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更应接过百年前五四精神的火炬,以青春奋斗圆青春梦想。
青春奋斗,是青春梦想的靓丽底色。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拼搏的人生精彩纷呈。青春梦想,是青春奋斗的目标航向。知之深则行之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梦想。100年前,北京大学等三千余名青年学生怀揣救亡图存的青春梦想,在民族存续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振臂高呼,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广大青年用源源不断的生力书写了一幅“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时代画卷。细数那些激情燃烧的青葱岁月,倾听那些砥砺奋进的负重足音,重拾那些奋发图强的青春梦想,猛然发现,五四精神已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基因,五四青年为民族复兴的青春梦想已经烙印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身上。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高举五四运动的精神火炬,做民族复兴道路上的追梦人,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觉醒时代观后感作文1100字 篇四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题记
《觉醒年代》以陈独秀和李大钊在早稻田大学的相遇为起点,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共产党成立三件大事为主线,讲述了百年前的中国一群先进分子和热血青年“论道”“寻路”的澎湃岁月。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从前,鲁迅,蔡元培,胡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只不过是书本上的一个个符号,我们只是机械地听着,记着,背着他们的思想,无一不是晦涩难懂,嘴上赞着他们如何如何伟大,实际心中只不过是泛起一丝丝涟漪后再也无感。生活在这和平年代,我们无法理解他们的无奈与痛苦无法理解眼看着就要亡国,中国人却还在内战,普通百姓却还在做着一个个看客的心情。他们只想用自己的激情与鲜血唤起全国百姓的斗志。
看着书上一个个方块字时并不会有什么很深的感触,但看到视频中那些小小年纪就要奔赴战场,永远不知道明天自己会在哪里,甚至是否还会在这人间的他们是无比伤感的。书中的寥寥几句便可写完他们的一生,但他们奔赴在战场上,用肉体与敌人搏斗,明明已经快要坚持不住,可是敌人还未歼灭不得不苦苦坚持的冲击人心的场景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在视频中他们不再是冷冰冰的名字,而是一个个活生生,有肉体有灵魂的人。胡适也会怕老婆,他们也有罗曼蒂克的爱情;鲁迅也不是整天板着脸的严肃文学作家,他会带着写着要辞职的板子气势汹汹地叉着腰,昂着头,瞪着眼,鼓着嘴站在教育部门口只为反对张勋复辟;李大钊有个小名叫憨坨,与他的农村妻子恩爱非常;陈独秀也会和儿子拌嘴,怄气,却还是偷偷去了儿子开的早点铺子。他们会斗嘴,互相调侃。
我无法体会鲁迅以何种心情在一角要当众行刑的闹市街区,当刽子手背着砍刀,气势汹汹,囚犯面无表情,哑口无言。围观者有的说着“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话,还有一些老妇拿着馒头做足架势,准备一头扎进血泊蘸人血时而他却在街边一角冷静地、沉默地拓印和鉴赏碑文;我也不知道当陈独秀看着自己两个尚未而立的儿子英勇就义该是何种心情。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今天的我们能完全了解的,我们体会到的可能不足万一。
那些生逢乱世的少年们,即使命运如蝼蚁一般,但仍有人心向光明,奉献青春!
国家今天的昌盛是靠无数能人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他们用自己滚烫的鲜血点燃了每个中国人的爱国心,用自己的身体铺成了一条使中国走向繁荣复兴的道路。我们也应如他们般铁骨铮铮!
当你们下次路过人间,你们将看到你们为之付出生命的祖国五岳顶立,海晏河清!我想那是对你们最好的慰藉!
觉醒年代观后感1100字大学生 篇五今年是共产党建党百周年!为了庆祝这一历史时刻,出版了很多与党有关的电视剧,其中《觉醒年代》就令我赞叹不已。
我们并不缺乏无法纪念的历史,可我们却总是用吃喝玩乐来填满生活。所有的懒惰与怯懦,都是从忘记历史开始的,我们忘却了来之不易,也忘却了物力艰辛。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诉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只凭一腔孤勇,仍能勇往直前向东去,向西去,去尝试,以头颅,以青春,九死不悔,单单冠以猛士,尤不足述其慷慨。
中国诸朝之变革,从来都不应该是华洋之变,古今之革。皆是疾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非洗经伐髓,不可治之。
万事万物都有其发展的趋势,逆着趋势的势力在大势面前都会被碾压的粉碎,虽然经历了两次复辟,但终归还是走向了民主,这是大势所趋。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实事求是,从自身实际、和历史趋势出发,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前辈摸着石头过河,如履薄冰,后辈也要紧跟其后,不惧艰辛。我辈青年虽不需在战乱中扛起国家大旗,但我们仍需要学习先辈的精神。每个时代的人有每个时代的任务,在当今和平的中国不需要我们青年扛枪上战场杀敌护国,但是我们有着同样的任务——强国。但国家最需要的不是空有一腔热血的青年而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我们国家飞速发展,在某些方面已是强国,但却不是全面的,在这个靠才能的时代,我们最应该做的是科技强国。我们虽然不能像钟南山、袁隆平、钱学森他们那样伟大,但时代选择了我们,培养了我们,为了获得时代的认可,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完成好自己的学业,为祖国的建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短短几十年,新中国迅速发展起来,那些中流砥柱的老前辈已退下,我们充满着一腔热血的年轻人即将登上舞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我们要感应时代号召,担起少年之责,实现强国之梦。让我们用青春之我铸就青春中国,把小我梦想融入大我情怀,将个人奋斗的前进动力凝聚为民族复兴的时代经纬,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宏乐章!
觉醒年代观后感1100字大学生 篇六青年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有志有德的青年更是如此。觉醒年代这部影片更是诠释了年轻人应有的责任。
新文化运动时期,我们国家正处于李大钊先生所说的:天发杀机,战云四飞。极贫极弱落后挨打的状态,当时的民众流离失所,列强环顾苍生迷茫期。这时候需要一些能唤醒民族的力量。
觉醒年代以革命先驱正是这种力量,在艰苦年代负芒披苇,当时的大众需求真理,先驱们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着手探求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精神思想,尽力唤醒大众混沌的思想,在艰辛寻求真理的征程中,他们逐步确立达成了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共识。伴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先驱们开始接触、学习、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渐渐开始转向革命行动,提倡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气象一新。
唤醒民众是那个时期青年托国格,觅公理不怕天罚,敢于流血,为羸弱的中国寻求良药责任。那个时代先驱以:君去矣,甘将热血红青岛;吾来也,不许狂奴撼泰山。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不爱,谁爱?他们以无惧生死的豪情壮志,有担当英雄气概奔走呼唤。
一代伟人毛泽东说: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他老人家的爱国情怀更是我辈学习的楷模。
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说:“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之膏腴待辟者,正自广阔,青年勉乎哉?”现今社会科技发展,是我辈青年的首要责任。这正是觉醒年代里所说的:天生我才,不敢担当,就是失职。
我们是何其幸生在没有战争的新中国,时代召唤我们要去履行新的使命,我们是科教兴国的受益者。作为最大的受益者我们理所当然的肩负起振兴祖国,挑战新的技术革命的重担,在先驱的楷模影响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优秀11篇)
马克思说: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正如觉醒年代里所说的: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甩掉慵懒,时刻自律,时刻牢记天下的路是给天下人走的,有志者事竟成。我们要勇于进取,牢记使命,为人类的幸福奋斗终生。
觉醒年代观后感1200字大学生 篇七在看完《觉醒年代》之后,一段评论令我哽咽:今天大多数青年根本无法想象,他们在政治课历史课上死记硬背的那些他们自己根本不相信的东西,曾经真的被一群人当作毕生的理想信念去奋斗和牺牲。
课本里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那些背了又背令我们“厌烦”的名字,仿佛活了一般,他们不再是课本里的寥寥几句话,不再只是时代的伟人亦或者革命家这样的标签式人物。他们活生生的就在那里,在那个满是沉疴旧疾的,危急存亡之际的,破败飘摇的,封建压迫,愚民看客的国家里。他们不是课本上白纸黑墨的“纸片人”,不是冷冰冰的,不是遥不可及的,他们有着比常人更加热枕的七情六欲,他们是那么无比的鲜活,他们也有自己的小家,有自己的爱人,父母,子女,朋友,也爱吃烤花生,和朋友小酌互相调侃,爱看雪景,他们是那么热爱生活。
然而在这个危急存亡之际,他们是粉身碎骨都要救国救民的中国人。有的人放弃了在日留学的大好前程毅然回国;有的人弃医从文想要唤醒愚钝麻木的国人;有的人冒死演讲想要唤醒沉睡的中国人……这群人啊,在迷茫和黑暗中苦苦追求真理与光明,只凭借一腔热血与孤勇,呕心沥血趟出了一条救亡图存的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去承担开创者的使命,他们不信什么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只坚信舍我其谁!那份精神与信仰、对人民的怜悯、对真理的执着、对国家的热爱的赤子之心,如何不叫人动容!“我们怀揣火种走过黑暗长夜,跨过战友的遗骸,踏过荆棘和深渊,最终在累累尸骨上重新点燃了种族延续的火炬。我们这些活下来的人不需要历史来记载功勋,也无谓那些空虚华美的称颂;只要山川河流、千万英灵,见证过我们前仆后继的跋涉,和永不放弃的努力。”
陈氏两兄弟哪怕活得如此辛苦了却不忍心看百姓的疾苦,毅然加入革命的队伍,为国家为人民英勇牺牲,用他们短暂却热血的一生点燃星星之火;郭心刚先生在听说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一夜白了头,抱着“以死作气,以命醒民”的决心,最终在五四运动中病情加重呕血而亡;李大钊先生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召集学生工人运动,陈独秀先生在李大钊先生问:“你为什么要建这个政党”时,慷慨激昂,呕心沥血的说:“我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地活着,为了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力,人的快乐,人的尊严,我愿奋斗终生!”,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那个年代学生们老师们打招呼均是相互鞠躬,哪怕是对立的两个学派争起来面红耳赤,离开时也会相互鞠躬,这实在难得……正如剧中所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觉醒年代观后感1100字大学生 篇八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史诗巨制《觉醒年代》在央视开播,看完久久不能平静。通过剧集,让我近距离的看到了他们本身。该剧讲述了从《青年杂志》办立,到中共一大召开,中间太多人物震撼我心。我看到仲甫先生鲜活的人格魅力,守常先生关心大众疾苦,二人甘为革命牺牲自我的决绝;蔡公一代北大校长的风姿,让人肃然起敬;年轻的延年,乔年,世炎,仲懈,心刚…一群青年人的一颗爱国之心。
该剧带给我的感动太多,让我每每为年轻的生命心痛不已,感慨他们如此的风华正好,却被迫害致死。他们一定是死得其所,为信仰不惜所有。他们不是几个人,是一众革命先人的缩影,他们年纪轻轻就为这个国家付出宝贵的生命,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剧中毛泽东的出场是两分钟的奔跑,他穿过长沙街头,怀中紧抱着《青年杂志》,雨中的长沙所呈现的是20世作文吧纪初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整个画面是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时代的隐喻。
该剧明确写清楚了在明清帝国覆灭后,无论是通过科举还是功荫都无法进一步完成社会身份构建的一批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它体现了民国初年通过科举获得政治身份的人的自傲与胆怯和没能参加科举青年的冲动和执着。
年轻时,陈独秀劝谏其想当县长的朋友孟邹说过:“在这年头,当官是最高危最短命的职业,那说完蛋就完蛋,不如开一书社,一能谋生,二能为革命筹集资金。”这里也充分体现着明清社会结构并不足够本质,看起来可以以士人身 换言之如果满足于此,那等待的结果只有慢性死亡。在当时分配资源系统不足以支撑社会发展下,五四运动给明清青年士人以古典的方式登上舞台,我党和国民党均提供了这个渠道。看《觉醒年代》让我们学会要真正理解社会生产,构建与当下甚至未来的社会生产相对应的社会身份。
当时的陈独秀们的阶层到今天还需要觉醒来打破,打破的不是经济阶层而是思想阶层。当今社会是因为在落后的地区,在贫穷的地区,很多人的思想和心智依然得不到教育资源的启蒙和人脉资源的开眼界。所以即使陈独秀觉醒年代一百年后的今天,还有很多 然而今天的社会又发展太快,快得让很多人看到的只是贫富差距而不是思想差距,看到的是纸醉金迷,看不到的是思想贫乏和心智不成熟。所以很多人都心态浮躁,爱攀比,活得不开心,抱怨社会,抱怨起点低,仇富。所以有了更多防不胜防的诱惑和骗局。
作为当代青年人,我们的脊梁又该何去何从?私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首先就要修身。善良和爱永远是这个世界最伟大的东西,当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愿当代青年能够仰望星空,秉承先辈爱国之精神奋勇前行,激励自己:祖国需强大,吾辈当自强。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 篇九数百年前,中国还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外国人称我们为“东亚病夫”。那时中国没有坚船利炮、没有发达的商业工业,在落后的时代里,出现了一群思想先进、有爱国之心的人。电视剧《觉醒年代》的播出,让我重新认识了他们。这部剧介绍了以陈独�
一九一五年五月九日,袁世凯下令同意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根据这个条约,中国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日本在中国享有特殊权利。在日本的陈独秀听到二十一条的消息后,悲愤不已,立刻决定回国。
陈独秀是《新青年》的编创者,他也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他热情、大大咧咧、敢爱敢恨,他爱国、喜欢结交朋友。他写的《新青年》震憾了中国所有的青年,他说:“我写《新青年》,就是想告诉那些还在吃苦受罪的中国孩子们,天下的路是留给天下人走的,只要坚持不懈,将来必成大器。”他更是一个有胸襟,不计较,善于发现优点的明智父亲。
陈延年、陈乔年,陈独秀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就像我们很多家庭一样,孩子与父亲间的沟通总是充满“艰难险阻”,明明就在眼前却不能理解彼此。陈独秀回到上海的第一顿大餐就被两个儿子的恶作剧破坏了。他们指责父亲的“不负责任”与“虚伪”,作文吧说他顾大家不顾小家,面对儿子的指责他却大笑起来,跟大家说:
“他们记恨我不回去给父母送终,说明他们是懂仁义的人,他们宁可吃苦也不依赖我,说明他们是自立自强的人,如今乱世,能有这两种品质,难道不值得高兴吗?”可见,他是多么明智呀!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个儿子渐渐看到了他们父亲更多的所作所为。大雨中陈独秀背着陈延年赶往医院,在暴雨中踉跄前行,爱子之心表露无疑,这让角色变得有血有肉,也更能唤起观众的共鸣。
在那样一个政府混乱,军阀割据的纷乱时代,陈独秀可以打破常规,寻找到了思想启蒙这一条崭新的革命路线,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我认为陈独秀先生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可以说是十分深远。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这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一直到现在还持续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
陈独秀只是众多革命家的一个影子,《觉醒年代》重现的是历史,觉醒的是灵魂,英雄先烈虽身垂千古,但音容笑貌和精神信仰仍穿越时空。作 敢想实干,善搏乐为,希望吾辈皆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走在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的路上。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篇十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发起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毛泽东评论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写下了《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一文,不仅把社会主义、布尔什维主义、民主主义等列为真正的胜利者,还指出俄国革命者是“奉德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家马克士(马克思)为宗主的”,他们要联合世界的无产者,创造自由乡土,“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编辑的这期《新青年》,也就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经过理论的学习与思考、传播与讨论,以及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实践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已经十分成熟了,于是在嘉兴的一条小小的游船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虽然规模很小,但其意义是深刻的。
《觉醒年代》的故事从1915年讲到1921年,这段时期的中国历史可以说是“风云巨变”。电视剧本身涉及文化,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辜鸿铭、黄侃等的复古派,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一派,还有军阀、政府、学生、工人都一起参加于这个乱世中。通过《觉醒年代》,不仅让我切身感受风云变幻的时代,也帮助我更好地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觉醒,即思想的觉醒、文化的觉醒,那个年代无疑是混乱的,但那批有为之士领导了这场思想的觉醒,为青年树立起了一面大旗,上面赫然写着“民主与科学”。他们并不是一味地去模仿西方,而是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去创新、去突破。正是这本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新青年》,汇聚着思想的火花,或许干预政治,又或许不是,可它的初衷从未改变过,青年一代,就应像周总理说的那�
觉醒年代观后感1200字大学生 篇十一作为一部庆祝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优秀影视作品,《觉醒年代》开局不可谓不低调。中生代的主演,再加上红色的剧名,本应不受年轻的人追捧,但其却在年轻人聚集的某评分网站上得到了9。3的高分。
该剧主要讲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几大重要的历史事件。剧情开篇,袁世凯复辟的消息轰动了全国,并传播到了国外。陈独秀、李大钊等在海外的爱国青年受此刺激纷纷回国。为了唤醒国人思想觉悟,陈独秀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创办了《新青年》杂志,开启了中国近代的新文化运动。进而,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鲁迅等一大批进步人士前赴后继,力求国人思想之觉醒。在经历了新旧文化之争、五四运动并在深入学习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指导思想之后,中国有志之士的思想也愈发成熟,最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该剧讲述的历史在教科书中仅仅三五页,而在近代史历程中也仅仅不过十年。但其中涌现了一批活灵活现的人物,做了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剧中对各类人物的描写是整部剧的灵魂。该剧不局限于表现正面人物的光彩照人,也将一些小人刻画得入木三分。此外,个 例如,提到辜鸿铭、刘师培和黄坎等人,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顽固派、旧思想。但编剧没有片面化地展现,而是将这些人做的事,说的话整体呈现出来,让观众自己去评判。
辜鸿铭几乎就是封建、保守和迂腐代名词,并且自始至终留着清朝的辫子。但辜鸿铭讲“中国人的精神”这一情节,直观地展现了其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深,理解之透。说明其虽然是守旧派,但却是国学大师。并且在后面的剧情中也展现出其人具有文学风骨。面对与新文化的分歧,辜鸿铭不屑剧中小人的作派,而是以学术文章正面斗争。另外,新文化倡导者们也在与其斗争中慢慢成长,鲁迅就在这期间发表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文章。但另一方面,其支持张勋复辟,在历史浪潮中没有把握好方向,没有坚定地站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一方。最终解放中国的历史使命没有落到他身上,人民也不可能选择他。这又表明,一个人的立场和原则远比其学术造诣更重要。
还有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一夜白头的易白沙,微笑从容奔赴法场的陈延年和陈乔年兄弟等等,往往一两个镜头,就将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或光正伟岸,或朝气蓬发,或傲然风骨,或阴险狡诈,顽固迂腐。在这部剧中,在这动荡的历史中没有绝对的主角。
翻阅人物事迹就是在翻看一页页的历史。“奋进百年路,起航新征程”,只有了解党的百年历史才能看清未来的路线。正是诸多先贤勇当时代先锋,抛头颅洒热血,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换来了新中国。最后以国际歌中个人最喜欢的一句歌词与诸君共勉:“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